感觉数据结构算还好,理由大概是因为坚信它有用吧……
毕竟当自己排序不再只会冒泡、存数据不再只会数组的时候还是蛮爽的。除了个人肉眼可见的提升这一正向激励外,上课老师也经常强调实用性、效率、走上岗位企业要的是什么,应用性极强让我数构课偶尔困得半死也不敢像高数一样直接睡觉……反而有种想学好的使命感(虽然周一要考数构了现在还在逛知乎)。
数构难度上确实有一些,算法也多种多样,自己大一没有数构勉勉强强啃图书馆的参考书学了下计算机二级的公共基础知识,里面不少就是数据结构的东西……一懂半懂直到大二数构课开始,没预习也有了点薄弱的基础,坐前排好好听课,哇这个链表我见过,哇这个栈和队列我也见过,树和图虽然还是很懵,但听懂自己以前不理解的东西确实蛮爽的,而且一时听懂一时爽,一时听懂一直爽,学数构自然感觉阻力也小了很多,复制代码也少了很多。所以这个东西有点缓冲预习的基础可能感受都会好点,至少不会算“痛苦”。
不过预习了之后部分瓶颈期确实会挺难受,比如链表,我花了差不多一周打底每天都要苦恼链表是什么东西,干嘛数组好好的要用链表,看教程,看视频,盯着链表那个head→data1|→data2|→NULL的图就是死活不能理解,还因为纠结太深跟男朋友发了点脾气……现在懂了之后爽得不行,干嘛都要用链表,吹牛也带上链表(??),看别人纠结链表什么东西的时候也能超自豪地过去解说(虽然还是说错过),学习的痛苦之后确实是大彻大悟的,不同于王者赢一局还得了mvp、fgo到五星限定(几率0.007)的快乐,不仅爽更久,以后还用得更久,乃至确实有些思维方式会得到启发,所以学时的痛苦比起受益其实算不了什么的……
但是高数的益我不可能受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受的,积分又不会积,就是听课听到睡着才熬过大一高数课这个样子,进补考场感觉跟进高数教室一样,在补考场里比在高数课上更看不懂极限怎么求,题题都是瞎蒙,不蒙又不会,然后就重修了!